出彩理学人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工作 > 出彩理学人

【师说】朱吾明老师:为师之道,吾自心明(上)

来源 :      作者 : 指尖上的理学     时间 : 2020-05-11  访问量 : 371

离别无言,徘徊不舍,

光阴虽难再寻,过往点滴已早存于心,

不经意,多少习惯的举动,多少反复的叮咛,已烂熟于心,

无忧之乐虽悄然远去,完美故事亦有完美结局。

离别,却不是哀曲,只因身后一直有那一道目光的注视,那一颗心的跟随……

有这样一位老师,珍惜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全意付出不求回报,却会为学生一些理所应当的举动而感动铭记;

有这样一位老师,真诚地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甘愿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去分享学生日常的喜怒哀乐;

有这样一位老师,放任学生大胆前行,却又悄悄地跟在身后,在学生偏离了轨迹时,细心地提醒,悉心地提供帮助;

他就是朱吾明老师——为师之道,吾自心明,倾情以待,只求无愧于心……

QQ图片20200414112224

记者问&朱老师答

Q: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您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是什么?

A:过去的四年中,有着太多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

军训时,同学们飒爽的英姿;班会上,同学们腼腆的介绍;

自修时,同学们凝思专注;答疑时,同学们屏息听讲;

课堂上,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考场上,同学们认真做答的模样;

宿舍中,同学们轻松惬意;秋游时,同学们合作烧烤;

毕业晚会上,同学们疯狂的告白;挥手道别时,同学们依依的浓情。

往事历历在目,是那么的清晰生动。当我合起沉甸甸的记忆相册时,发现同学们确实长大了、成熟了。每位同学都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奔波在新的道路上。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同学们都存在于我的生活之中,这段记忆,也将是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珍宝。

Q:“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学生有曾哪些地方令您感动?

A: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感动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同学在论文后面的致谢中特别提到了他们学习量子力学课程时,我曾经给予过的一点小小的帮助。

那个学期我刚好在教他们固体物理课程,由于他们同时在上的量子力学是物理专业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课程之一,我和同学们都比较重视。在固体物理答疑时间里,我鼓励同学们提问在其它物理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将力所能及地进行解答。考虑到学生晚上有选修课,与答疑时间有冲突,我就利用零星时间把教材里面的思考题和习题都做了一遍,传到了QQ群文件中供同学们参考。

之后这件事我就完全忘却了。不想有一天丁一老师审阅毕业论文时,看到学生在致谢中特别地提起了那件事,转发到了微信群里,我看到后感触很深。

老师对学生一点点的好意和帮助,虽然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快就忘却了,但学生却能一直记在心里。

最近的一次感动是在6月20日毕业晚会那天,同学们在表演节目时偷偷安排了一场疯狂的告白,一起大喊“朱老师我们爱你”。我是一个不善流露感情的人,但还是被同学们深深的爱意感动得一塌糊涂。

Q: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作为一个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敬爱的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有什么秘诀吗?

A:我以一个聆听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虽然有时我也会约学生到我的办公室进行比较正式一点的谈话,但是我更喜欢非正式的方式,比如到学生宿舍看看,或者一起在学校食堂晚餐的时间边吃边聊,不拘话题、天马行空。话匣子打开之后就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我们就便一起谈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态度等。多数时间我扮演的是听众角色,偶尔发表点自己的看法。在谈话或者聊天前,我通常提前一两个星期给他们布置一些考虑的内容,比如对自己目标的规划思考,具体采取什么步骤去实现等。可以看得出来,很多同学都进行过比较深入详细的思考,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考虑得也很充分。只要是认真深入思考过的,我想谈话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当然也有少量同学没有充分思考过这些问题,就要继续跟踪。

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也能带给自己不少影响,也让我知道对一个问题常常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才能理解得尽量全面正确。比如说做为任课教师,老师常常希望学生尽可能地扎实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技能。许多海外回来的老师,对国外严谨的治学风格印象深刻,但是自己试图效仿时就常常遇到困难,这就是对国内外学校的区别认识不到位。我们学校学生因为大四一年时间里主要用来教育实习,而整体课程学分并没有缩减,按照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课程要求与难度,就不太符合我们的具体情况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处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想问题。又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以及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同样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这就需要把三个视图结合起来以求得一个合理的预期与要求。

原文载于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理学,2017年07月04日,此处略有删减。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