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新闻

我校举办第三届活性软物质物理研讨会

来源 : 物理学院     作者 : 李嘉辰     时间 : 2025-11-14  访问量 : 104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三届活性软物质物理研讨会”在杭州西湖畔成功举行。西湖碧波荡漾,秋色层林尽染,桂香沁人心脾;学术盛会思想交融,智慧激荡,灵感涌动。

本次会议由浙江省物理学会指导,杭州师范大学承办,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4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30多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活性软凝聚态物理”的多学科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软物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汇聚了丰富的学术智慧。

图片1

11月1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陈江星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教授(浙江大学)、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Raymond Kapral教授(多伦多大学)出席研讨会并分别致辞和作大会报告。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应和平代表浙江省物理学会致欢迎辞。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侯红生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软物质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杭州师范大学在物理学科建设与交叉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努力,期待与会学者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软物质与复杂系统研究的创新发展。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教授指出,此次会议不仅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平台,对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2

   会议期间三十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作了高水平学术报告,内容紧跟国际前沿,广泛覆盖智能物质、非平衡统计规律与人工智能、活性物质基本理论、活性界面与跨膜输运等热点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孟凡龙研究员以“智能追踪型活性粒子的统计物理建模”为题报告了课题组进展;复旦大学刘雳宇教授以智能活性物质:信息与物理的交融为题,结合无人机等集群控制实践,做了精彩报告;松山湖实验室的元冰教授围绕细胞膜界面:单分子动力学与跨膜递送”做了前沿介绍;清华大学燕立唐教授“Nonequilibrium Physics at Cellular Interfaces with Active Matter”为题、北京大学沈在意教授以“Multiscale Hydrodynamic Pattern Formation in Confined Chiral Active Matte”为题,分别阐述了界面和受限条件下活性物质特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宁教授“自驱动与剪切体系的关联”为题、上海交通大学张何朋教授以“Collective bacterial motion drives interfacial waves and shape dynamics in phase-separated droplets”为题、南方科技大学韦齐和教授以“两维活液晶系统的湍流”为题做了活性物质集体行为的报告。与会学者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人造活性材料方向,积极探索活性胶体系统与智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在理论与模拟方面,聚焦非平衡统计物理及活性物质理论模型的创新突破;在生物活性系统领域,深入探讨细菌运动机制与细胞界面行为的物理规律。,报告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价值,为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的学术盛宴。最后,研讨会在中科院物理所杨明成研究员主持下胜利闭幕。

图片3

该系列研讨会由杭州师范大学起和组织,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国内软物质及交叉领域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软物质科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突出特点,通过揭示非平衡态下复杂体系的自组装与相变等普适规律,深化了凝聚态物理与统计物理的基本规律认识;同时作为高分子、液晶及仿生材料等技术创新的基础,其高度融合物理、化学、生物与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特性,架起了基础科学发现与前沿技术应用的桥梁。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示了物理学院在多学科交叉特色领域的进展。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